繼去年首屆「京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各界高度認同,第二屆吸引近900個隊伍參加,台灣決賽在今(1)日假義守大學登場。本次比賽分為新創組與企業組,新創組優勝已於日前選出,企業組優勝則會在今天出爐,最後優勝者將於八月前進北京進行最後決選。 「有創意、也要有鍛鍊。」義守大學副校長李樑堅表示,期待透過兩岸交流與創意發想激盪,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創意,比點子更比速度,還需要熟稔競爭商業模式。 「2017第二屆京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分為「創新農業、文創設計、跨域電商」、「環保節能、新材料」、「智能硬件、物联網、生技醫療」、「智慧城市、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四大主題,參賽團隊需在限定時間內,進行最有力展演與精確提案,並接受評審提問,考驗臨場應變能力。 北京台資企業協會監事長周至元表示,台灣年輕人很有創意,像是日前在星座、農業項目上獲得優選的隊伍,都獲得資金投注,已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但在互聯網時代有很多人選擇在跨國企業工作,雖然看似發揮所長,但創業企圖心方面明顯不夠。創新是企業及社會成長的重要推手,台灣過去已經累積的產業創新能量跟基礎不會無端消失,只要能夠重新喚起台灣在製造、管理、國際化的優勢,再結合大陸的市場、資金、人才,則對於兩岸的經濟、社會、民間交流都有積極的貢獻。 此次擔任台灣決賽場主辦單位的義守大學,近年來也積極推動產學合一與創新創業輔導,校長蕭介夫更期勉師生藉由此次活動交流,累積實質經驗與成長。 蕭介夫說,台灣年輕人的創意不缺,但是創意也要透過一定的訓練後才能順利進入市場,以現階段觀察,能夠成功的團隊都是具備有跨領域整合專長的條件,所以希望年輕人不要畏懼改變,更不要沿襲舊有的模式甚至自我侷限,能夠創意思考才能做出差異化,走在創業的成功道路上。「不只創業,仍要創新!」義大校長蕭介夫與北京臺資企業協會章啟正會長都表示,不只是海峽兩岸,而是整個亞州區,若不跟上世界進步的速度,就會被淘汰;期望未來可以有更多機會讓兩岸青年彼此交流、互相成長。 競賽會場除了如火如荼展開的競賽,另有精心安排的「創客新手村」展出,義大育成中心主任洪添燦指出,此次參與展出的廠商,包括生技、醫療、與雷射光雕等產品,他們長期與義大育成中心合作或產學交流,來自北京的亞洲開發銀行、北京中體明星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對台灣開發產品均感高度興趣,尤其對台灣青年創業的點子與執行力,留下深刻印象。 「京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的主辦單位遠見育成孵化器,為北京最大的兩岸青年創業育成單位,旨在協助懷有夢想、具創新創業天賦的團隊,提供能一展抱負的的關鍵接點,期能讓更多台灣優秀的團隊能遇上創業上的貴人與天使,並獲得資金挹注,加強兩岸創意與產業交流。 2017-06-01 22:23 經濟日報 楊鎮州
0 評論
京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的評審及貴賓,包括義大副校長李樑堅(左)等學界教授及知名企業高階主管等,也是選手們的貴人。(特約記者鄭光隆攝) 由北京台資企業協會、北京創業孵育協會、中華創業育成協會及北京眾創空間聯盟等單位主辦的第2屆京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台灣企業組決賽1日在高雄市義大皇家酒店展開,4個競賽組別共900支隊伍參賽,入圍的40支隊伍進入複賽,優勝隊伍將於8月下旬前往北京參加總決賽。 承辦的北京遠見育成科技孵化器總經理陳冠融說,此次參賽隊伍相較上屆多出3倍多,在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地的台青也有近30支隊伍參賽,線上關注人數更超過120萬人次,有如「打世界杯」。 同時,中關村領創空間、亞洲開發銀行、中國光大控股、聯想集團、中關村天使百人會、美商中經合創投等跨國企業、高階主管近50人專程來台,評估創業專案,給予最實際而直接的產業資源與資金的對接,也是兩岸創業賽事僅見的。 陸50位高階來台對接
京台創新創業大賽分新創組及企業組,新創組優勝隊伍已於上月初產生,企業組方面分4個競賽組別:創新農業、文創設計、跨境電商;環保節能、新材料;智慧硬體、物聯網、生技醫療;智慧城市、人工智慧、集成電路。每支隊伍有8分鐘的簡報,更要直接面對評審的考問。 四個組別的冠軍分別是:蛋生奇蹟、WCH、威捷生技、愛因斯坦人工智能。其中蛋生奇蹟團隊隊長鄭昆霖家族擁有飼養25年經驗,經他導入科技化平飼技術,符合歐盟無籠飼養,有效減少禽流感侵害,很受青睬。WCH團隊則是利用水母萃取液對皮膚具修護能力特點,研發水母保濕精華液、面膜等產品。 台選手國際化待提升 擔任評審的作家吳淡如說,她看見了參賽選手的企圖心,勇於面對全世界的競爭,創意能力很強,表達方面雖然沒有大陸那樣的狼性,但誠懇實在,不過都普遍都缺乏財務分析;輔大教授田定豐說,參賽選手對台灣以外的市場理解不夠,國際化仍有待提升。 對選手而言,透過比賽,不只讓自己的產品提高能見度,選手更能透過跨領域的結合互補有無;主辦單位邀請的貴賓,提供選手私下主動請益的空間,或許比賽沒拿到名次,但卻可能成為創業生涯中的貴人。 北京中關村是全球創新創業聖地,北大、清大、中科院、社科院等頂尖高校與科研機構,提供豐富的人才庫,百度、聯想、搜狐等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超過7成的天使投資及私募基金都匯集在此,全球三大孵化機構Y.C、We Work、Founder Space也在中關村,北京台資企業協會長章啟正說,台灣青年有必要去感受這份正能量的衝擊。 遠見育成(北京)科技孵化器日前舉辦茶敘,邀請產學界代表討論京台青創大賽發展規畫,以及如何進一步協助台青赴陸發展。(記者陳政錄攝) 「第二屆京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正盛大展開,截至目前為止,該青創大賽光台灣區已有近900組團隊參賽,較去年數量暴增3倍,遠見育成(北京)科技孵化器總經理陳冠融表示,隨經濟發展,台灣有越來越多的青創業者,希望透過大陸市場一展鴻圖。
為促進京台青年在創新創業領域的交流合作,並協助台青赴陸發展,本屆京台青創大賽由中華創業育成協會、北京台資企業協會等單位主辦,並由遠見育成(北京)科技孵化器、中關村創業大街、啟迪之星、創業公社承辦,且除民間高度參與,該活動也獲得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京泰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大力支持。 本次比賽分為北京、台灣兩地賽區,其中台灣區複賽將在6月1日於高雄舉行,並從近900組中,選出30組團隊於8月25、26日赴北京進行總決賽,屆時進入總決賽隊伍將可獲得主辦方提供的系統性培訓,以及輔導課程等資源支持。 遠見育成(北京)科技孵化器日前舉辦媒體茶敘,說明賽事的發展規畫,並邀請智基創投創始管理合夥人陳友忠、哈爾濱台商協會常務副會長徐正文、網迅雲端執行長賴世若、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經理孫希聖、豐文創執行長楊化文、大同大學副校長吳志富、世新大學產學合作處處長許碧芳等人與會。 將擔任評審委員,並有近20年創投經驗的陳友忠表示,兩岸同文同種,業者赴陸發展可說是順理成章,希望台灣青創業者在參賽時能透過評審與各界的指導,更了解大陸市場,以便在未來克服兩岸於法規、商業模式等領域上的差異。 徐正文也指出,他旗下兩岸三地最大的台商社群「好康報報」,日前已與大陸排名第一的眾創空間業者優客工場合作,未來除將在台廣設創業基地外,也將與該賽事進一步配合,串聯大陸各台商協會和創業基地的力量,共同協助台青發展。 陳冠融表示,本次大賽擴大舉辦後,除廣邀兩岸創投、業界代表合作或擔任評審外,也可以提供參賽者專業諮詢,發揮導師的角色。此外,為促進兩岸經貿交流,台灣區複賽結束後,主辦方也將在6月2日於台北舉辦兩岸創新投資論壇;同時,也將持續擴大與大專院校合作,預計今年提供台生200個北京企業的實習職缺,進一步協助台青赴陸發展。 2017年05月07日 04:10 旺報 記者陳政錄/台北報導 兩岸青創正夯,由北京台資企業協會、北京創業孵育協會與社團法人中華創業育成協會共同主辦的「2016首屆京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近日分別在高雄義守大學和台北科技大學舉辦。兩區將各選出6隊新創組與8隊企業組參與複賽,並於8月18日在北京清華科技園進行決賽。
由遠見育成、啟迪之星、創業公社、中關村創業大街共同承辦,規模之大前所未見,台灣的各大產業公會、大學育成中心都踴躍參與支持,將為北京與台灣創新創業生態圈的未來交流,帶來正面的效果。 日前,義守大學校長蕭介夫、北京市台辦副主任于鳳英、北京台協常務副會長陳文錧與高雄市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鄭介松等出席了南區賽事,現場湧進約三百名兩岸青年參加。其中由義大博士生所組成的「水情早知道」團隊,以「監測影像量化、自動智慧預警、離災能力起飛」作品,受到兩岸青年及評審的矚目。 而北區賽事也在昨日展開,北科大副校長林啟瑞、北京台資企業協會會長章啟正、社團法人中小企業總會祕書長王振保、工商協進會祕書長范良棟等出席共襄盛舉。其中「Folia」團隊的3D虛擬實景結合傢俱電子商務,讓使用者在採購傢俱前,看到虛擬室內風格設計及擺設成效;而「Pre-Care」團隊的心肌梗塞智能手錶,能偵測患者心肌梗塞的徵兆,把握救援黃金時間並避免醫療資源浪費,也在會場引起矚目。 北京遠見育成董事長周至元表示,創新創業一定要視野開闊,吸引別人的經驗,善於借鑒的團隊,成功的機率越高。北京中關村與美國矽谷並列為全球兩大創新基地,中關村的創新生態圈,包括創新團隊、天使投資人、創投等資源非常豐沛。 而台灣的新創團隊無論是在創意、可靠度、人格特質亦有獨特的優勢,希望透過此次大賽,讓兩岸的新創團隊互相交流學習共同成長。 (旺報) 義大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主任陳泰賓參賽作品「監測影像量化、自動智慧預警、離災能力起飛」作品,獲多國發明展肯定,圖為義大資工所博士生許士彥。(圖/義大提供,下同) 連日來南部大雨不斷,由義守大學師生組成「水情早知道」團隊,101年開始執行經濟部水利署的計畫,利用全天候錄影設備,進行自動化淹水監控至今,曾在前年高雄氣爆道路塌陷積水時發布預警,13日下午在「2016京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以「監測影像量化、自動智慧預警、離災能力起飛」作品,受到兩岸青年及評審的矚目。 這項水位警示發明先後獲得俄羅斯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金牌、東京創新天才發明展金牌、高雄國際發明展銀牌、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展金牌,以及今年4月的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銅牌與大會特別獎肯定,2014年並已獲得專利。 由義大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主任陳泰賓、副教授黃詠暉、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杜維昌指導,博士生許士彥、張進鑫及碩士生謝騰緯、陳羿勳等人所組成的「水情早知道」團隊,自101年開始執行經濟部水利署的計畫,利用全天候錄影設備,進行自動化淹水監控至今。 許士彥說,此計畫運用全台311個監視器,包括水利署河川及公路局,以及宜蘭縣、新北市及雲林縣等三個縣市的路口監視器,利用影像擷取、辨識與定量分析等方法,進行全天候水位監控,即時傳送影像判讀結果與資料,提供防救災單位緊急通報民眾疏散。例如前年高雄氣爆道路塌陷,消防局將地底積水抽出,造成另一端積水,系統便即時發佈預警。另外,這項研發也可提供歷史影像查詢,作為日後查驗、佐證的用途。 兩岸青年創業風潮正夯,北京台資企業協會、北京創業孵育協會與社團法人中華創業育成協會,13日於義守大學舉辦「2016首屆京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義守大學校長蕭介夫博士、北京市台辦于鳳英副主任、北京台協常務副會長陳文錧與高雄市經濟發展局鄭介松副局長等人共同出席,現場有近三百名兩岸青年參加。 這次競賽超過50個隊伍報名,南區選出6隊新創組與8隊企業組參與複賽,與北區複賽選出隊伍將於8月18日在北京清華科技園進行決賽。優秀新創團隊將進行培訓、孵化、產業對接、投融資等形式,縮短其創業成功時間;中小企業則針對兩岸可以發揮互補的產業,進行一體化落地服務。 義守大學13日舉辦「2016首屆京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吸引眾多隊伍參賽。
文章來源-東森新聞雲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60614/715885.htm |